当前位置: 本站首页>>图书知识>>正文

如何对书籍制作材料进行加工?

作者:办公室   日期:2014-02-21   来源:图书馆

王充《论衡·量知》记载:“竹生于山,木长于林。截竹为筒,破以为牒,加笔墨之迹,乃成文字……断木为契,木片之为板,力加刮削,乃成奏牍。”这是竹简、木牍制作过程的粗略描述,即选好竹子后,视书籍用简长短,将竹子一段段锯成竹筒,再用刀斧将竹筒劈开,成为竹简。同理,在选好、伐倒树木后,视书籍所用简、牍的长短,先横向锯成一段一段的圆木,再纵向劈削成厚薄一致的木板,然后根据不同需要将木板裁成方版或板条。方版用于写短文,板条制成当木简。《礼记》载“百名以下书于方,百名以上书于策”,即指不足百字的短文用方木版写;百字以土的长文,方版写不下,则要写在编连成册的竹、木简上。但竹木经过简单加工后,还不能直接用于制作书籍。湿木必须背干,否则不但容易生虫朽蠢,还会干燥变形;新竹带有青皮,不易吃墨,且含有水分,也易生虫朽蠢,必须对它们进行加工处理,才能用来书写文字。西汉末年,刘向作《别录》说:“新竹有汁,善朽蠹。凡作简者,皆于火上炙于之……以火炙简,令汗去其青,易书复不蠢,谓之杀青,亦曰汗简。”经过加工的竹、木,再作为书籍的制作材料,历经2000余年仍可完好如初。建国前后出土的大批竹木简,充分证明了这一点。

缣帛作为书籍的制作材料也需加工。一般用于制作书籍的缣帛,要在上面画出或事先织出边栏和界格。黑色的称“乌丝栏”,红色的称“朱丝栏”。这种加工是对竹木简册书籍的模仿。帛书的上下两道边栏,显然是竹木简册上下两道编绳的模拟;而行字之间的界线行格,则是条条竹木简形象的再现。《后汉书·襄楷传》记载,汉顺帝时琅邪宫崇曾呈献一部道家作品《太平清领书》,凡一百七十卷,“皆缥白素朱介青首朱目”,即在洁白的缣帛上写着乌黑的文字,文字间画着朱红界行,卷首接青色绫子,绫子上用朱笔注明划分段落的小标题。这就属于极其精细的加工了,可见中国古代帛书的卷面制作已相当精美。

上一条:《中国图书馆分类法》第五版简表
下一条:什么叫初期书籍?

   
  工作动态 更多>>
· 什么是索书号?
· 图书馆的由来
· 图书馆常用名词
· 《中国图书馆分类法》第五版简表
· 如何对书籍制作材料进行加工?
 
  通知公告 更多>>
· 什么是索书号?
· 图书馆的由来
· 图书馆常用名词
· 《中国图书馆分类法》第五版简表
· 如何对书籍制作材料进行加工?
 
 
 
 底部导航 | 网站地图 | 联系我们 

COPYRIGHT@2008 陕西交通职业技术学院
地址:西安市文景路19号 邮编:710018